当期目录
预出版
生态系统养分循环与保护恢复专栏
亚热带3种典型常绿森林土壤和植物叶片碳氮磷化学计量特征
[759-767]
南方红壤侵蚀区不同恢复年限马尾松人工林土壤和叶片氮、磷养分含量及生态化学计量特征
[768-775]
福建三明两种人工林叶片碳氮磷化学计量特征的季节变化
[776-782]
川西亚高山针叶林土壤酶及其化学计量比对模拟氮沉降的响应
[791-800]
青藏高原东部高寒沙化草地中高山柳凋落叶分解特征的空间异质性
[808-816]
震区典型受损区生态恢复过程中的土壤恢复率与空间异质性
[823-830]
红壤区灾害受损不同林型恢复过程中土壤微生物群落对碳源的利用
[831-837]
金马河温江段河岸带不同生境下草本植物多样性和植物区系与土壤环境因子的关系
[838-844]
保护地空间邻近效应和保护成效评估——以若尔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
[854-861]
基于FLUXNET的CLM模型生态系统呼吸模拟验证
[862-876]
研究论文
基于刺网的淀山湖鱼类群落结构时空变化及网目大小对其产生的影响
[877-884]
不同基质及硒添加量对蚯蚓生长、繁殖和富硒能力的影响
[885-891]
四川常用杂交稻品种对低氮胁迫的响应差异及其筛选方法
[909-917]
不同连作障碍消减措施对新疆棉花根系形态生理特征的影响
[918-925]
生物菌肥、秸秆炭对麦田土壤酶活性及小麦产量的影响
[926-932]
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的铬污染农田土壤菌群多样性及修复菌株的筛选
[933-942]
麦草畏降解菌株Sphingobium sp. Dca-5的分离、鉴定及降解特性
[943-949]
整合型1,2,4-丁三醇重组菌的构建及共底物发酵
[966-971]
基于回补途径的TCA循环改造对克雷伯氏菌生长和甘油代谢的影响
[972-976]
龙眼miR403及其候选靶标对外源激素的响应模式以及在龙眼体胚中的表达模式
[977-984]
综述